「共享照顧、青銀共榮」長照社企國際研討會


為拓展台中在地企業、社會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視野,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推動「社會企業推廣計畫」繼去年12月「銀航舵手- 銀髮世代的社企領航員」系列活動,今年續以「共享照顧、青銀共榮」為主題舉辦長照社企國際研討會,今日活動將與10家企業及非營利組織舉行簽署MOU(合作備忘錄)儀式,並邀請香港社企Easycare雷芷卉創辦人及余宛如立委、林依瑩副市長與經發局呂曜志局長進行座談與分享,共同致力於計畫之推廣;並在不老夢想125號(原台中市長官邸)辦理社企逛逛市集及講座,期以多方多元的交流,讓本市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能量被更多人看見。



林依瑩副市長:
台灣中小企業蓬勃發展,若能加入社企元素,對台灣經濟體、社會、土地及企業永續發展將成為非常重要的主流。謝謝大家百忙參與本次活動,為台中的社企而努力。



呂曜志局長:
大家好,台灣社企最早萌芽大概四五年了,也慢慢正在外溢,在地很多能量,倡議是全國性的倡議,外溢到其他地區就會產生共伴的特色,像在台中我們特別關注原鄉的原住民就業問題,這個已經入法,寫在產業發展自治條例裡面,利用政策工具提高原住民就業,其實社企就是初期的政策工具,其實我們也不太傾向利用社企來解決原住民就業問題,因為原住民自己本身可以非常有活力,但這是一個開始。

我們也很高興中央能夠支持我們三年的經費,經費是個點火的東西,最重要的是跟在地網絡的連結,今天要非常感謝11位將簽署的代表,有醫療體系、製造業等,充實我們的彈藥庫,除了熱情,也要持續改善社會企業的環境,才有更多的力量加入。最近我發現有一家工研院出來的公司,專門在做照護機器人,穿在身上可以舉更重的東西,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家走得更順。我們才剛開始,往後也有很多路要走,社企到了地方一定要有地方的特色,要有個關鍵打開局面,所以林副市長也說我們社企只要扮演好幾件事就好,先做好再感動更多人,我們也為自己設定目標,希望之後有更多機會與大家交流。

我們陸續盤點解決台中社會問題,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找了幾個目標:銀髮的照護問題、樂齡環境建構問題、原鄉就業問題等以外,還有更多可能性。當然還有很多爭議也在討論之中,也希望各位委員能夠在立法給予更多空間。祝福今天簽屬儀式及研討會能夠圓滿成功,也請各位不吝鞭策指導,謝謝。



余宛如立委:
各位貴賓大家好,我是代表社會企業不分區的立法委員,所以長期就是在中央負責社會企業的議題倡議及法案推動等,我知道林副市長對於社福、社企非常的關注,而且對台中的文化與保存做了很多工作,讓我們看見台中新面貌。宛如在擔任立委前是生態綠的創辦人,是一間講求公平貿易的公司,在2007年成立,看見台灣一股很強的力量,社會企業就是我們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因為早在921之前,陸續如喜憨兒、陽光基金會有非常多的非營利組織,他們的經濟行為為了要提升弱勢就業機會,就開始有社會企業的雛型。社會企業是一個新的概念,台灣有一個很好的在地根基與發展歷史,無論是說非營利組織有心往商業方面更專精發展,來強化它的社會影響力解決社會問題,或是新趨勢-社會創業家,以公司的型態來推社會使命,都是在這一個廣義的架構之下。

在今年台灣人口數字14歲以下及65歲以上已經呈現一個死亡交叉,在2018年就會邁入「高齡社會」,到了2025年短短七年之間台灣會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別的國家大家需要50或60年的時間,但台灣七年的時間對於我們的社會衝擊非常大,因為台灣還沒有準備好,台灣對於年紀老化的問題還處於被動的想像裡,例如床邊照護或醫療資源照護,但老化這件事情是有兩個不同關照面向,一個是預防性,一個是後面長期照護的部分。

在長期照護部分,政府理應擔起責任,所以過去長照10年計畫,在2008年推動,未來將加強提高預算,但在預防這邊,可以靠社會企業、社會創新或非營利組織來支持的。以台灣來說,舉例說明例如多福接送,只要身心障礙者都可以受到他們的照顧、還有i-health,預約藥師來家裡送藥、還有馬柏科技,叫做虛擬金孫,透過網路預約就有人陪伴聊天,還有愛關懷社會企業,專門做老人運動活動規劃等。

社會企業發展不容易,要兼顧社會使命同時要解決商業化的過程,遇到的人才問題、資金問題等要克服。每個地方都應該要做社會企業,因為很多社會問題是深入到城鄉的,尤其是在地社團及政府才能了解在地問題。像台中非常知道社企發展目標,透過呂局長過去的中央經驗,大手牽小手,藉由企業幫忙,帶領社會企業發展,是成功的第一步。希望在這次的活動裡出發,將台中模式分享給其他縣市,讓台灣成為社企之島,我也會在中央繼續為社會企業的法治規劃一起努力,謝謝。


專題演講-共享經濟時代的長照新思維


香港社會企業Easycare (關懷易)聯合創辦人雷芷卉:
接下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公司,以及有位老師幫助我們做老人記憶部分,讓長期照顧者與長者方便記憶許多東西,我們公司的願景跟很多人一樣,就是老有所依,所有老人家可以在自己家中養老,基本上從2015年開始營業,2016年app上線以後,就已經服務2500個照護單位,裡面有家庭、公司,希望可以從公司或社會上,拿到更多資源,因為一般家庭可能不一定能負擔很多錢,要是公司老闆可以了解員工有多苦或有時出差在外面,沒有辦法照顧自己家人,很希望不單只從自己角度或老闆角度出發,也從商業辦法來解決問題。

基本上香港內地或台灣都面臨老齡化的社會問題,很想用information去解決問題,看大中華地區的養老產業,有三個最大的問題,第一個是培訓人以後找不到附近的工作,第二是很多養老院或養老地產投資很大,但很多時候都不願意去投養老的事業,而中國人也不太願意把父母送去養老院,基本上養老院都不會很滿,所以關懷力的存在就是希望把專業的服務,透過物聯網的方法,把最簡單的照顧家人搬去家裡面,希望下一年可以配合智能家具,時時把血壓或健康狀況透過手機分享給自己的孩子或家人,還有一個紅色按鈕可以把緊急狀況通知家人,並把這些資料透過雲分子,收集多一點數據,做到後端的分析與未來長者身心狀況的預測,所以我們關懷力希望將這樣的觀念宣傳出去。

這是我們app的樣子,主要有四種目的,像是獨居老人、有病患的家庭、父母或是有工作的年輕爸媽以及單身人士,因為很多單身人是因為要工作不一定有時間照顧父母,透過app用O2O的方法,配合線上健康知識的按鈕,把一般老人照顧變成在家就可以照顧了,希望透過上游的數據產生,中游數據做處理,下游把數據收集起來。

在香港很榮幸有不同的政府認證的培訓中心,在很多機構裡有很多考試,不同的人員考完後,我們可以從中選擇符合我們要求的人,從不同地區去照顧老人。基本上我們有三個方法,首先會用app去核實他們拿的證書,要求服務的家庭去買保險,要是照顧者有什麼事,可以去cover得到,還有就是服務了以後,會有一個評分,會希望不好的服務者就不能再往下做服務。我們做了一年多的時間,發覺做企業的生意是比較長期的,因為他們每年都有一個預算學校或推動公司marketing的資源,基本上他們很願意去配合我們,很願意幫助他們自己的staff。

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香港有1800個上市公司,基本上每年的預算是付給員工的,基本有100個公司回應說其實他們更願意把這些錢花給同事,讓他們去選擇,除了傳統的醫療服務,更可以讓他們的員工去選擇。上到六個月以後,我們發覺對企業的益處是很大的,因為他們公司的形象會正面,在香港有不同的計劃,可以跟隨公司的情況來選擇。


今年除了一般的服務以外,還跟大數據公司、裝修公司、智能家具公司簽了合作,希望我們的app不僅連起服務者跟受照顧者,也可以把一些新內容加進去。

我想說其實我們了解服務極大化很重要,在團隊裡面有國內外的專業護士,跟其他管理過老人院服務的人,每一個照顧者都很需要他們量身訂做的培訓,不然把他們派出去家庭服務就比較麻煩。

分享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就是對於社會的價值,做一個企業不單只是要賺錢,還要對社會有些回報,我們發覺一年內幫政府或是在外面投一塊的話,對社會的價值是十塊的,這個數據是這樣來的,第一就是增加照顧者的收入,因為在我們的平台上面他們可以找到工作,第二就是幫政府減低開支,因為他們不需要去政府的醫院看病,第三商業員工就不需要付錢去看這些(被)照顧的人士,減少照顧者的開支,間接地受照顧者也可以有更好的照顧,公司的生產力也更高,政府就不需要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照顧身上,照顧者他們也會覺得對社會貢獻越來越大。

最後一個個案分享,中間那位89歲的婆婆,家裡原本是比較亂的,進去醫院以後沒有家人可以幫她出院,因為家裡較亂就用了我們關懷醫的服務,像是教育助理、護理員、護士上門評估按摩、做飯、中醫跟物理治療師,用了四到五個服務,她只要到關懷醫的網站,所有人就可以幫她安排時間,後來因為她記憶有點退化,我們同事也幫助她和她的家人了解如何保健,讓生活變得更好,下面的部分請我們同事來說明…



香港記憶學院創辦人李鑑峰:

各位早安,我的名字叫李鑑峰。

那我跟easycare這邊的合作方案是從16年開始,針對長者失智症去做預防,還有延緩初期失智症患者的惡化,是目前比較創新的部分,做為一個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在當中必須在營利和社會責任當中達到平衡,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分享一下我們雙方的合作,比如說一些企業當中的員工有好幾百位,當中的家庭有些學生的,為他們提供家庭學童的記憶力培訓,讓他們在學業方面有個幫助,減少在家庭中的負擔,也間接幫助員工在工作上面的專注力和行動力。那像一些老人家的個案,我們幫助他們做一些大腦或記憶力的評估,針對性地去提高腦方面的運作能力,還有記憶力方面的表現。

跟大家分享我們怎麼去做記憶培訓和長者記憶力的預防,在記憶力的訓練過程中,我們有左腦跟右腦的分別,一般在正常社會生活中,左腦運用地比較多,但如果在記憶力方面,很多圖像、故事、音樂這些長期記憶方面,都比較偏向在右腦方面,所以在長者方面要預防失智症,一般都會建議去做右腦方面的運動或訓練,我一開始會讓他們做短期記憶方面的訓練,比方說視覺、聽覺等感官方面、手眼方面的協調訓練,也可以影響活躍大腦,下一步就是健腦操,簡單的左右身體協調的動作,影響左右腦協調互動,就可以預防失智症。


在香港有跟一些慈善機構合作,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做研究,發現如果在患失智症初期前,做個簡單的記憶培訓,有數據證明可減少或延緩失智症的嚴重程度,所以最好的幫助與社會影響,就是在老人服務與照顧方面,可以減少很多成本,香港跟台灣都有老齡化的狀況,所以在老人這方面的社會成本會越來越多,所以從預防的角度做多一點東西,若家中有位失智症患者,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受到很多影響。其實很多人都未必會留意到視覺、聽覺、嗅覺等不同的感官中,嗅覺是非常能夠刺激長期記憶的。

所以這個記憶訓練有幸跟easycare有個好的合作,在企業和長者服務部份,是個非常創新的模式,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可以得到這麼多的獎項,得到很多社會的關注和認同。非常鼓勵台灣在教育或預防工作多做一點,不看短期,應放眼長期的利益。


社企座談會


主持人:
接下來將進行有關社會企業的座談,邀請余立委、副市長、呂局長、創辦人及與會的貴賓,那首先請副市長過去主要在做有關老人銀髮長照的部分,那如何跟社會企業做個結合,或未來企業如何跟這部分做連結,那我們請副市長跟我們分享。

林副市長:
現在政府目前整個長照政策、日常照護或預防照護的政策,大多數9成以上都是委託民間NGO組織,也因為這樣長期下來,所以我們要推社企投入高齡服務限制較大,特別是居家服務或社區服務是一個毛利率非常低、高人力成本的,若有社企單位想做,政府須多鼓勵。其實像高鐵那家清潔公司,早期就進場評估做居家服務,但到現在尚未看到任何一家企業進場,因為他們覺得這沒有賺頭,政府長照服務遠遠不足,是靠22萬的外勞朋友,但現在居家服務的人力才9000人,所以需求非常大,若有心想服務的人就必須成立基金會、NGO、合作社等,那是一個高門檻的,若是成立事務所,進入門檻低,讓它小型營運,就很有可為。

長照服務法子法在今年6月就要定案,若能增列委託對象是照顧服務所(類似事務所),因為事務所就不是NGO,就可以開起最直接的小型社企推動。長照10年計畫有兩個體系在做:一個是社政、一個是衛政,在衛政的時候已開放給非NGO組織的,例如說居家護理所,物理師治療工會。但大宗的社區照顧服務都在社政體制之下,所以需要積極突破社政對資格的限制。

第二個建議是若有這樣的社企或事務所可以成立,政府可以委託,那人力培育就要開始發展一條龍,應多鼓勵有實際照顧經驗,台灣一直跳過這層,要投入高齡服務,都先當照顧服務員半年五年都為應該的,累積照顧經驗,未來的營運才有可能。所以目前希望可以產學合作,在畢業前做這樣照顧服務人員的實習,畢業後做個環境的推動-月薪化,家長才不會反對,投入兩三年後,從照顧員再來做照老闆,這樣一條路,才能開創社企,若台灣政策能打開這條路,就很快能蓬勃發展。


主持人:
接下來邀請呂局長,剛談有關智慧創新國際經驗,那在台中的部分,持續推動智慧機械非常重要,未來這些產業如何跟社會企業連接,局長想推智慧輔具的部分,請局長為我們分享這件事情。

呂局長:
因為希望供應鏈能夠越來越強,所以台中市在做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輔導專案,有創新服務類型和生物醫療類型,希望有長照機構及醫療機構能夠來提案,或育成的照老闆,多增加一些誘因做些設計類的東西,讓機制更友善。希望有服務創新的商業模式設計,例如走進一間醫院裡頭的醫療照護人員能有一套SOP執行,照護手段可利用科技解決,就必須要有供應鏈的夥伴來理解、設計產品、操作服務等來解決問題,所以這涉及軟硬體所有人才整合。

我在參與中部地區的機械二代會,共有一百多位的年輕老闆,若能在開這例會的時候,安排參觀社企點或照護點,讓他們看到一些商機,貢獻設計的機會,發揮年輕人的創意或客製化,並有技術者在旁提供意見,評估可行性,最後達到量產,才能讓醫院辦事有更多選擇,刺激國內外智慧輔具的發展,讓年輕人投入熱情,而政府提供資金面的補助。在空間面有千變萬化的創意,如:在漂亮的空間做復健的動作,空間與情境營造是可以多元的,讓醫療機構與服務業有新的想法,最終目的就是要照顧好長者,政策工具會滾動式的去想如何滾動更多人參與。



林副市長(補充說明)
長照可以有多元的想像,就照護師有個居家喘息,是否能夠帶著照顧者一起去旅行或SPA,照顧者兩頭燒,若能跟社企一起來做多元的服務,但目前制度卡關,希望可以請委員幫忙開放。

主持人:
接下來請立委在先前在社會企業及在中央的經驗,是否有些商業模式或機制,可以鼓勵更多人投入這領域。

余立委:
在推動社會企業的過程以來及第一線觀察經驗,我看到社會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企業可以做些什麼事情,舉例來說大型企業可以成為社會企業的好夥伴,以陽光基金會成立陽光加油站來說,幫助燒燙傷的人找到工作的機會,他們跟中油合作,把所有的設施、品牌教育一次到位,對中油來說賣石油可以多一個據點,彼此是互惠的。在日本有特立子公司,在過去一些大企業出高階主管投入到社會企業,幫助烘焙點的營運,現在烘培公司在日本是獨立的,是一個連鎖的體系,全部都聘用身障人士。所以企業在大手牽小手的部分,可以把公司的資源整合好後,一併給到額外的企業體,做些社會公益的事情。

另一個部分就是企業CSR的部分,像星展銀行就是以企業贊助社會企業一個很重要的銀行,支持很多培育計畫,也給台灣社會企業的創辦人優惠的借貸低利,其他像是KPMG這樣的企業是以自己的專業來服務社會企業,協助社會企業在會計專業、成立登記社會企業或資源找尋的問題解決。目前是還沒看到企業來投資社會企業,因為鮮少誘因(如免稅),可是在韓國有個集團SK,其老闆熱衷社會企業,有個基金會叫working together,投資社會企業。目前台灣其實社會企業活力非常充足,像在去年底扶輪社3480地區動員整區的扶輪社來支持社會企業,可說是全球台灣第一次扶輪社參與社會企業的部分,相信這樣的能量在台灣是越來越強大。

目前來說政府的部分,主要在「社會企業行動方案」這邊開始有些倡議活動,主要方向在「倡議」和「培育」社會企業,因為它的概念較新,很多人還不知道那是什麼,舉例來說若要登記成為公司型的社會企業,盈餘就有百分之三十不能分配給股東和員工,須把它再投入到社會使命,才可稱之為社會企業,那各國對於公司型的企業有不同的一些定義,所以社會企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

看完目前台灣整個政策來說,主要還是在「倡育成」,有社會企業共同聚落(在台北),若你是社會企業想要得到資源、專業顧問或空間開立working space,是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來執行。在中央的部分,台灣還有一些事情沒做,包含幫助社會企業找到市場、資金,因為目前社會企業來講觀念尚未普遍,要找到資金來成立社會企業不容易,又跟一般的公投、創投不一樣,所以國外有設計專門給社會企業的資金,譬如說社會企業需要去建構商業能力,申請貸款或基金提升商業技能,贊助是非常豐富的。

另外我認為台灣需要一個法規是「社會企業發展條例」,應該納入廣義的社會企業,同時解決社會企業在發展上人力、資金或消費市場認知不足的問題。所以未來法治的部分,我們還有很多的部分要走。

目前就各部會來說,社會企業的相關方案是散落在各個部會的,像經濟部是中小企業處(社會企業共同部落),像勞動部的話有個多元,他比較像是社會企業創新期,如想幫社區做些事情可以去申請這個方案,但它的限制是只開放給非營利組織申請,但這些非營利組織要轉成商業組織時會遇到瓶頸,所以這個方案有好的資金來源,但無法完全解決非營利組織想要做商業行為的法規問題,還有農委會對於農村再生上的基金支持,都是一些社會創新的種子基金,還有文化部也是有的。

所以各位在座的朋友在不同領域有些社會創新的想法,可以看看這些部會的相關資金,只要提案可以跟別人競爭的話,一定可以申請到開辦的費用。但真正的問題是,當你找到商業模式的時候,你的投資人會是誰?錢從哪裡來?那這是下一步我們希望能夠解決的問題。謝謝。


主持人:
謝謝立委提到很多行動方案,當然也有很多商業模式,未來也有很多企業可以共同去做。那接下來就是說這些社會創新在不同的領域裡,像是物聯網和記憶的部分,好像跟我們講的社會企業或社會議題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卻也發展出這個模式,請easycare跟我們談談像是物聯網和社會創新的部分,當時你們的想像,還有給想要做這件事的人一些想法和建議。

Easycare:
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是從物聯網開始做,當時一年一家公司要打敗100-150家的公司就能拿到100萬台幣的基金,我們easycare也比較幸運,參加不同比賽,有個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比賽也贏得100萬台幣的發展基金,我也是工作了10年以後,賺了一筆錢開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業,最重要的是,我工作五六七年後就開始考了照顧員的牌照,還做了一年多,才真的去了解一起照顧的同事跟朋友,他們都希望能把所學貢獻社會,我就覺得我本身不單只有照顧員這個能力,也有做客製設計IT的能力,所以希望先了解他們的困難點是什麼,做了300多個小時去家庭裡面工作,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條件,有說英文的、有貧窮的地方都有,我很希望能把IT結合,讓他們明白這個app怎麼用,坦白說我也可以把app的介面設計得很漂亮,但真正在使用的老人家他們只需要圖大、字大、能用、顏色好看清楚就OK了,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我們在香港做輸出enterprise或是照顧有關的公司不多,加起來不過10家,很多投資人都認為我們不太賺錢,就覺得營利太薄,人家的營利收是60、80、200,我們是15,15還算是行內高的,其實我們也同對面臨營利不高的問題,所以就用兩個方法去解決,第一用公司的方法,因為easycare賺的錢比較多,願意付給員工的錢也比較多,願意付更高的錢去買annual的package,可以一年付幾百萬的台幣來做基礎,另外一個方法我們也用了大數據,跟營利比較高的來配合,不然我們也無法營利收支平衡。雖然我們已經算比較幸運的,在香港和國外贏了大概3-400萬的獎金,香港也有一個計畫,將其他地方拿到的獎金,用一對一的方式配對給你,用不同的方法幫助社會企業,所以希望不單只是香港或台灣可以互相學習,像國外「Singularity University」是NASA和Google合開的一間大學,世界菁英進去裡面試圖解決50年後的世界問題。所以鼓勵座下的年輕人,可以努力去美國上幾個月的課有機會考進去,將亞州做照護者的問題利用最新的科技,就可以將50年後照顧的方案做出來,加油。

主持人:
鼓勵台下的年輕人往這個方向去努力,那四位貴賓或其他人還有要補充的嗎?

呂局長:
真的很巧我剛也在想這件事,要請余立委幫忙一下,像我們大學一些高級人才,每七年在國外找個機構休假一年除了寫paper,是否能夠讓他們到產業界或社企去,因為其實很多都是在僵固制度下的資源錯置啦!那我剛講的那個二代會也是同樣的道理,把好的社企發想人才丟到那群技術人才裡面,就可以找出一些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盤點一下有什麼man power,是未來發展社企上可以找的方向,如果要做到好的長照,有什麼樣的人才是可尋的,謝謝。

主持人:
那台下貴賓是否給予我們一些想法的分享?年輕人應該知道在沙鹿那邊有個美麗的貨櫃屋,發想者就在這邊,我們請紀老師分享。


有本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紀金山老師:
我是響應依瑩的號召,在弘道開始推動老人議題的時候我們也開始做了,弘道做的是老人夢想的追求,我努力在推的是長者安居的計畫,現在在台中的沙鹿有一個靜宜大學、光田醫院、福氣協會還有弘道的一些員工,推出的社企叫「好好住宅」,15號跟台中市建商報告這個案子受到關注好評,所以一個好的議題是值得慢慢去發展。現在我們在逢甲有個照顧咖啡館正要推動,(我才講了一下侯老師就說他有個計程車學院,就是在做無障礙接送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包。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因為有很多照顧的議題是需要回到在地化,我們現在要服務的長輩,他們的科技能力都還沒到可以很自在地使用網路,即便把圖片變大,但是如果我們開在社區大樓底下,老人家獨居在家可以下來喝杯咖啡,要去哪裡就知道要叫計程車,連打電話都不用,只要一個按鈕一按,計程車就會顯示來的編號幾號,若能提供這樣的服務,就可以把過去失落的雜貨店找回來,這些雜貨店的經營人才可能就是弘道的照老闆,對於老人家的照顧是非常在乎的,就可以把一個一個的街頭巷尾建置起來,但這不是用政府的力量,是用社企的力量,社企的好處是不是補助驅動,沒有今年方案拿到的好處,必須從永續經營及面對社會價值來建立,這個事情是值得推廣的,我們有個好好聚落,相信以後也可做為照顧者的喘息基地,讓大家看看如何照顧,可以放鬆互動休閒一下。簡單分享,謝謝大家!

主持人:
那我們請侯老師談談社會創新和有關計程車這部分的一些服務和社會企業,有請老師跟我們分享一下。


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侯勝宗所長:
我分享一個最近跟台中市政府的跨界合作,鼓勵大家多跟我們公務員一起討論,過年前在依瑩市長的領導下到台北參加一個「駭客松」的工作坊,台中市政府派了橫跨6個局處代表跟我組成7人團隊,去評一個有關長照智慧照護議題,以交通接送去做貫穿,大多數競爭者像是宏碁或陽明大學醫學院導向的,在過程中發現整個台中市政府的創新力量非常強大,在兩三天的過程中我們是沒有停的,碰到問題的時侯馬上回到局處找答案和資料,舉個例子:台中復康巴士一天到底接送多少人?無效率的狀況是如何?台中偏鄉的計程車分布情形為何?,這些資料大多只有公部門才有,一般民間不可能有,在那兩三天的過程中看到台中市政府一個非常創新導向的團隊,舉這個例子是因為很多政策指引必須先有地方政府帶頭做,民間才有辦法跟從。

第二分享的是政府很多資源是用競標的方式,那是非常成果導向的,其實過程可能更重要,非常建議局長如果可以在台中舉辦全國地方政府的駭客松比賽,鼓勵各個地方政府和大學一起來提案,讓台中變成一個創新之都、聚集所有地方能量,也是最近台中一直在思考的,利用智慧交通解決智慧照護的solution,形成一個生態系統的話,其實台灣的長照系統一個平台就好,不需要每個政府都去佈建這些系統,都沒有整合性,因為台灣地方政府資源的自我中心主義較強,若能可以打破地方政府的自我框架,用亞洲矽谷的概念來看台灣,才能真正走出台灣,若台灣創新的服務業無法輸出,只做內需型的產業,很多製造業是不敢進來的,因為對他們而言要看的是一個全球市場,若只有台灣的市場,對他們而言就覺得只是用大學生的熱情去做,很難投入資源。


活動花絮









張貼留言

0 留言